星期一, 十月 25, 2010

疑问:薛璐身后还有谁在拍摄?

Posted by Picasa

薛璐身后的女子是谁?

Posted by Picasa

非诚勿扰之四

Posted by Picasa

I clicked shuffle on my ipod.

I clicked shuffle on my ipod.

I love you johnny-poo

秋水堂论金瓶梅之三 王婆定十件挨光计,西门庆茶房戏金莲

    金莲虽然后来变成一个十二分泼辣的妇人,但此时毕竟是第一次偷情,与西门庆只是第二次
见面,西门庆又是一个十分主动、十分有经验的浪子,不比武松是小叔,又是在
自己家里,可以借着“长嫂”的身分,对面嫩的小叔子问长问短,加以勾引。如
果对武松之时是金莲采取主动,那么和西门庆在一起,便是金莲被动。这场好像
社交舞蹈一般的调情,采取的是“你进我退”的形式。金莲对西门庆的反应不仅
合乎情理,而且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满、生动、复杂。
    一个小小的、预言性的细节,是王婆诡称请金莲帮忙裁剪西门庆布施给自己
的送终衣料。后来,王婆、金莲一同丧命武松之手。王婆为西门庆定下了十件挨
光计,适足以送了自己的终,则西门庆、金莲共同完成其送终之寿衣者,岂虚言
哉。

秋水堂论金瓶梅之二 俏潘娘帘下勾情,老王婆茶坊说技

  写金莲挑逗武松,又何尝不是武松挑逗金莲?比如大雪诱叔一段,金莲问武
松为何没有回家吃早饭。武松答以早间有一朋友相请。这也罢了,却又补上一句:
“却才又有作杯,我不耐烦,一直走到家来。”则难道回家来便“耐烦”么?金莲
请他“向火”,《水浒传》里武松只简单地答道:“好。”而在《金瓶梅》里他却答
说:“正好。”虽然只多得一个“正”字,味道却似不同。武松又问:“哥哥哪里
去了?”这话问得也是稀奇:武大每天出去卖炊饼,难道还有别处好去不成。这
也该算是没话找话罢。后来被金莲让了两杯酒,他也就“却筛一杯酒,递与妇人”。
金莲“欲心如火”(别忘了两人都在烤火也),“武松也知了八九分(按《水浒传》
仅作“知了四五分”而已),自己只把头来低了,却不来兜揽”。这已是第三次写
武松在金莲面前低头也。第一、第二次在第一回初见时:“武松见妇人十分妖娆,
只把头来低着。”可见武松眼里心中都有一个妖娆的妇人在,不止是一个嫂嫂也。
后来一起吃饭,金莲一直注目于武松,“武松吃他看不过,只得倒低了头”。武松

在金莲面前每每低头,也正像后文中金莲在西门庆前每每低头一般。武松的这种
低头,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是“老实”,我却觉得正好说明武松不是天真未泯的
淳朴之人。只要想想在《水浒传》中武松是如何诱骗与打倒孙二娘的,就知道武
松是个“坏小子”,与其他水浒好汉比,如林冲、鲁智深、李逵都截然不同也。
   武松的行为言语,处处与金莲对称和呼应。金莲以自己喝剩下的半盏残酒递
给武松,武松“夺过来泼在地下”就已经说明态度了,又何必“把手只一推,争
些儿把妇人推了一交”呢。“嫂溺,援之以手”,还只是“权也”(从权之谓),又
如何禁得“把手只一推”乎。而“把手只一推”者,想必推的是妇人的肩,与上
文金莲“一只手便去武松肩上只一捏”,恰好两两映衬。金莲之“匹手就来夺武
松的火箸”,也映照武松之“匹手夺过来”金莲的酒杯。就连后来武松临行时吩
咐金莲好好做人、告诫金莲“心口相应、却不要心头不似口头”(绣像本无后一
句),也仿佛是在引用金莲挑逗他的话:“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。”武二对嫂嫂
的话印象何其深乎。金圣叹唯恐读者错过此处的呼应关系,特意评论说:“恰与
前言相照得好。”
   本书起自秋天,下一个重要的日子,便是十一月的冬雪(这是书中第一次写
雪),再下一个重要的季节,便已经是三月“春光明媚时分”了。雪的寒冷洁白,
映出武松的冰冷无情,反衬金莲如火般灼热的情欲和武松怒火之暴烈;春光明媚,
则映出金莲、西门庆春心的摇荡。然而,即使是在春天的明媚光景里,依然有着
死亡的冷冷阴影:西门庆在街上游逛,被归于“只因第三房妾卓二姐死了,发送
了当,心中不乐,出来街上闲走,要寻应伯爵,到那里散心耍子,却从这武大门
首经过,不想撞了这一下子在头上”;而西门庆的行头打扮,引人注目的是他手
中一柄“洒金川扇儿”,试问扇子何所从来?乃头年九月那死去的朋友卜志道所赠
也(第一回中西门庆提到“前日承他送我一把真金川扇儿”正是)。打死山中猛虎
的那个人虽然去了,第一回中交待的两个新死鬼魂,却在西门庆与金莲头上萦绕
不去。诚如孙述宇所言:“写死亡是《金瓶梅》的特色。一般人道听途说,以为
这本书的特色是床笫间事,不知床笫是晚明文学的家常,死亡才是《金瓶梅》作
者独特关心的事。

秋水堂论金瓶梅之一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,武二郎冷遇亲哥嫂

  《金瓶梅》是一部秋天的书。它起于秋天:西门庆在小说里面说的第一句话,
就是“如今是九月廿五日了”。它结束于秋天:永福寺肃杀的“金风”之中。秋
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,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第一回,无论热的世界还是冷的天
地。秋属金,而第一回中的众多伏笔就好像埋伏下的许多金戈铁马,过后都要一
一杀将出来,不能浪费。
  我们且看看 武氏兄弟对彼此的反应,就会觉得他们的关系不像是单纯的“悌”。武松本来是
回家探兄长,无意间打死了老虎,无意间做了都头,但是探兄的意思似乎也就淡
了,宁肯在街上“闲行”,也不回家看哥哥,兄弟是偶然“撞见”的。那么武大
呢,每日在街上卖炊饼,明明听说自己的兄弟打死了老虎、做了都头,也不见去
清河县找寻兄弟。再看哥哥带着弟弟回家,要武松搬到一起来住,完全是金莲提
出的主张。金莲当然是有私心的,但是武大何以对这件事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呢?
两口子送武松下楼,金莲再次谆谆叮嘱“是必上心搬来家里住”,武松回答说:
“既是嫂嫂厚意,今晚有行李便取来。”金莲劝说武松搬来的话里,口口声声还
是以“俺两口儿”、“我们”为本位,但是武松的答话却只承认“嫂嫂厚意”而已,
这样的回答又置武大于何地哉?而“今晚”便搬来,也无乃太急乎?听到这句回答,
无怪金莲大概也因为惊喜而忘记了保持一个冠冕堂皇的“俺两口儿”的身份,说
出一句“奴这里等候哩”!
  对比《水浒传》在此处的描写,虽然只有数语不同,便越发可以见出《金瓶
梅》作者曲笔深心。在《水浒传》里,武大初见武二,便唠叨说有武二在时没人
敢欺负他多么好,后来武二临走时,武大附和着金莲的话道:“大嫂说得是。二
哥,你便搬来,也教我争口气。”武松道:“既是哥哥嫂嫂恁地说时,今晚有些行
李,便取了来。”我们注意到:在《水浒传》中,搬来同住的邀请来自武大、金
莲两个人,而武松在答应的时候,认可的也是哥哥和嫂嫂两个人,完全不像在《金
瓶梅》中,武大对于武松搬来同住一直沉默不语,而他在《水浒传》中所说的话
“也教我争口气”在《金瓶梅》中被挪到金莲的嘴里:“亲兄弟难比别人,与我
们争口气,也是好处。”武大对于武松搬来同住的暧昧态度,固然是为了表现金
莲的热情和武大的无用,另一方面也使得两兄弟的关系微妙和复杂起来。
Posted by Picasa
Posted by Picasa

薛璐

Posted by Picasa